花20多万买丰田SUV的消费者都去哪了?2025年2月凌放月销317辆的惨淡数据背后,折射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集体焦虑。这台号称“最美丰田SUV”的车型,如今降价到14万都无人问津,核心问题出在错位的产品逻辑。
顶着“高端中型SUV”的名头卖到30万,实际体验却露了馅。2.0L自吸发动机配CVT的组合,零百加速十秒开外,比同价位国产混动慢了近一倍。顶配车型连LED大灯都不给,夜间照明被车主戏称“蜡烛灯”,倒车影像糊得像打了马赛克。消费者花三十万真金白银,换来的却是十五万级的硬件配置。

定位卡在荣放和汉兰达之间更显尴尬。轴距和荣放完全相同的2690mm,仅靠拉长车身到4755mm就敢贵三四万。多掏的钱买不到实质空间提升,反而失去荣放经久耐用的口碑。上攻汉兰达又够不着七座刚需,最终沦为两头不靠的“夹心层”。经销商反馈七成看凌放的客户,最后都提了荣放回家。


降价求生反而暴露品牌短板。当双擎版价格下探到18万区间,消费者突然算清账:比燃油版贵四万,按百公里省2升油计算,要开八年才能回本。而同价位国产插混可油可电,油耗更低还能上绿牌。更致命的是,丰田引以为傲的保值率在凌放身上彻底失灵,三年车价腰斩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
现在冲进4S店抄底的消费者心里门清:14万的裸车价买台比荣放更大的壳子,真皮座椅和隔音棉算是白捡的。但卤素大灯忍不了?自己花两千改LED。倒车影像模糊?后期加装360全景。本质上把凌放当成了毛坯房来改造,毕竟同价位也买不到更体面的合资SUV了。
加拿大pc预测
有位三年车主说得实在:“当初冲着丰田标多花五万,现在卖车时比荣放少卖四万。算下来这车标每年溢价三万,值不值自己掂量。”如今街上偶遇凌放的概率堪比遇见超跑,这台“精致丰田”终究活成了车圈冷笑话。